《铁证》一书,是在田刚、李素桢十余年间采访上百位侵华日军老兵、遗属的基础上编写而成,其中的照片、手记、认罪书等第一手资料在国内外都是第一次公之于众。它浸透着两位口述史学者治史的严谨风格;见证着“加害者”的战争罪恶与忏悔;传递着一般文字所无法表达的历史信息。与从理论、观念入手进行研究不同,它是直观的而非抽象的,是感性的而非概念的,是实证的而非虚拟的,是鲜活的而非僵化的历史研究。该书的出版正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2周年之际,用当年侵略者亲历、亲见、亲闻的史实,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的侵华罪行,警醒世人反对战争、珍惜和平,进而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一代牢记历史、开创未来,为凝聚全民族力量,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,维护世界和平,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略尽绵薄之力。 声音比文字丰富,而影像比声音富含的信息量更大,口述历史也因此具有了更为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。然而口述历史,尤其是口述侵华历史所面临的形势却十分严峻。田刚与李素桢的首要工作就是抢救性记录、收集散佚在日本民间的日本人口述侵华史料及相关文献。迄今,仍有少量亲历二战的日本侵华老兵及在华日本人在世,这些老兵都已是耄耋之年,有的采访是在病床上进行的。他们是日本侵华战争的亲历者,他们的记忆亟待抢救和挖掘。田刚、李素桢及其工作团队,没有任何经费支持,因此而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。无论严寒酷暑,他们穿行于日本的城市和乡村,夜以继日地工作,还要面对来自日本右翼势力的各种阻挠和威吓。历史的责任,人性的呼唤,促使本书的编著者及工作团队,筚路蓝缕、栉风沐雨、砥砺前行,即使困难重重,疾病缠身,债台高筑,仍然知难而进。他们的工作是在与生命和时间赛跑,是在唤醒历史服务现实,这种坚忍意志、担当精神和民族情怀,不禁让人动容。 《铁证》一书,鲜活地证明着没能被文献档案所记载的史实,铁证如山地告诫着任何想抹杀侵略罪行的做法都是徒劳的:历史不能抹杀,记忆不会忘却!